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江苏
江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河北
广东
广西
山东
山西
海南
黑龙江
浙江
安徽
福建
四川
贵州
陕西
辽宁
吉林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内蒙
云南
港澳台


供应京津冀地区PC构件[例]
供应全国ALC条板[例]
装配式模具生产与设计[例]
预制构件灌浆套筒等辅材[例]
塔吊吊车租赁[例]
供应京津冀地区PC构件[例]
供应全国ALC条板[例]
装配式模具生产与设计[例]
预制构件灌浆套筒等辅材[例]
塔吊吊车租赁[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装配资讯 > 行业思考

该如何科学认识装配式建筑?

时间:2018-04-23 14:53:51  来源:先进建造与生产管理研究所

  最近网上有关装配式建筑的文章也比较多,最初是新一届政协会上有代表用一种非常平和的语气指出了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装配式不能太过火、不能一刀切的建议。前段时间我们的公众号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混凝土现浇”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吗?》的文章,发出后在业界内引起很大反响。文章中我们并未否定装配式建筑,但认为发展建筑产业的其他途径不应该被堵死,比如并不落后于装配式的新型现浇施工工艺等。文章的论点引起了业界相关专家学者的共鸣。不曾想未隔数天,网络上竟然掀起了有关装配式建筑生与死的论战。先是茅洪斌发文《让装配式建筑去死吧》直指装配式建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紧接着张晓娜以《让无知去死——装配式建筑不会死!》发文反驳,其后茅洪斌再次发文《让无耻去死——装配式建筑才能重生》反击。最近还会陆续出现更多有关装配式建筑讨论的文章,激烈的论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关注,这是正常的现象,正所谓真理不辩不明。但论战中的许多过激观点有失偏颇,部分文章了为了争辩而争辩,甚至有鄙视、谩骂和人身攻击,已经偏离了对装配式建筑理性思考的范畴。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本研究团队于2018年4月9日举行了一个小范围的装配式建筑非正式辨析讨论会议。本着客观、辩证、严谨的科研态度,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意见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和一定的借鉴价值。现将会议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摘要性整理,希望有助于对装配式建筑的全面理解和认识。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项秋银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最近业界出现了有关装配式建筑生死的各种讨论,我们的公众号前两天李老师也发文表达了相关看法,下面我就自己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了解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随着建筑业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有其自身发展的一定优势,不然也不会被广泛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推广过程中,也日渐暴露出其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装配式建筑竖向受力构件间连接安全性的问题。从我的观点来看,竖向构件间的连接单通过套筒灌浆技术来保证还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的,相比于现浇技术现场浇筑成型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来说,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之间通过钢筋套筒灌浆工艺来连结成整体的做法,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实验数据证明可以达到甚至优于现浇工艺。然后,再谈一下国外的装配式建筑,就日本而言,它的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木结构,木结构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自重轻并且多以低层为主,这样竖向受力就没有那么大,采用装配式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国内,我们的建筑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竖向荷载很大,这种情况下再采用装配式施工这种节点连接的工艺,安全隐患就不言而喻了,不过对于营房、板房这种低层低荷载的建筑采用装配式可以极大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后,再谈一下我对于装配式未来发展的看法,先从碧桂园的SSGF工法谈起,这种工法并不是完全装配式的做法,采用铝合金模板、全现浇外墙、预制PC构件、全穿插施工等形成自己的优势,避免了装配式建筑中竖向受力构件间连接节点的质量问题,同时相比于传统的现浇工艺来说,也实现了绿色环保、缩短工期等,所以从我的观点来看,关于装配式未来发展的问题,需要去探索更多新的技术,以达到最初为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而推广装配式的初衷,而并不是说采用强制的手段一味地、盲目地推行。总的来说,就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既不能采用像网上让装配式建筑非生即死这样极端的观点,也不能盲目地推行,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其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金玉格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我认为要探讨是否继续推行装配式建筑,就要从为什么推行说起,我们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由于我国农民工越来越少,传统施工方式的质量问题频出,能耗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国家提出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从而又引申出装配式建筑。对引起争议的安全问题,相关专家提出套筒灌浆等连接技术在别国使用多年尚未发现问题,为什么我国会出现?初步给出的结论是:工人素质不够、管理水平差距、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生搬硬套等。我个人也认为套筒灌浆技术(如果规范作业)和装配式建筑(如果达到设计标准)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如果是我们应用和管理环节的问题,那在这些可控问题发生时我们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这一体系。另外,业界也有一些学者为现浇工艺发声,提到用“现场工业化”(对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的改良)的方式去解决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问题,提出当前现浇工艺的施工水平也能很好地提高效率、并保证质量和环保。认为我们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不必全面否定哪一种方式,两者应该互补共生。我觉得既然我们是为了达到建筑工业化的目的,那只要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施工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检验的。由于我们专业知识有所欠缺,缺乏实践经验,很难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也很难提出实质性的意见。不过我想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不可否认,我们应该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让装配式建筑以一个合理稳健的速度去发展,不过激的推进、也不盲目的急于否定。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袁梦琪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我认为我们最初之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优点,如质量高、效率高、节能环保、大幅降低人工依赖等。现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又存在成本高、工期优势不明显、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借鉴国外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经验的过程中,我国自身技术还不够先进,管理以及施工水平不够成熟,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正确规范引导等原因造成的。网络上对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的争论,我觉得有些看法太极端,我们不能因为装配式建筑某一方面的缺点就将其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分析,对建筑的各个构件分别进行讨论,哪些构件适合预制装配、哪些构件适合传统现浇的方式。比如,竖向承重构件如柱子采用现浇更合适;水平构件如梁、板则采用叠合的方式更合适;非承重构件如楼梯、阳台板等就可以采取预制装配的方式。另外,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什么可以装配,什么不能装配;不提倡尽可能装配,提倡适合装配的装配,不适合装配的不要装配,而不是一味追求装配率的提高。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的检验,我们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很多购房者可能并不感冒,对其有偏见者更是不愿意冒险选择装配式建筑,因为大家心里还是存疑,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真的比传统现浇建筑更好?目前市场上的开发商和客户或许大都不是主动去选择装配式建筑。我国现在应该做的是加强高校、科研院所等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研究开发工作,进行大量实验和深入研究分析,等研究相对成熟完善了再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而不是急于发布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性推广,导致各单位各自为战、缺乏明确的指导。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蔡晋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当前网上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讨论多聚焦于套筒灌浆技术能否保证竖向构件连接的耐久性,这是工艺层次的问题,从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实践来看技术并不存在明显问题。在此条件下我国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可能出自于工程层次上,包括构件生产、工人操作以及监督管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构件生产方面,我国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的理念是“等同现浇”,既然按“等同现浇”理念进行构件的深化设计,那装配式结构相较于相同的现浇结构的优势存在于何处呢?深化设计后的构件能否很好地适应装配式施工呢?在构件生产精度方面,以构件的伸出钢筋长度为例,可能存在构件出筋长度过短而无法伸入套筒,存在构件出筋精度差而无法伸入套筒孔内导致工人必须截断钢筋等情形。由于构件出筋精度差导致工人必须截断钢筋的,若出现意外,难道让操作工人为此负责么?这无法让人信服。然后是工人操作方面,需要注意工人的技术素养水平,以及操作培训是否到位,避免出现工人操作不当等情形。同时当前技术熟练工的人数并不能满足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这制约了装配式建筑质量的提升。由前述两方面则直接引出了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对于构件生产的质量监督应该如何进行?如何保证构件进场是符合要求的,能与现场的预埋孔洞准确衔接?对于工人操作质量的监督应该如何进行?如何保证工人的操作技能素养达到要求水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是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的有力保障。最后,针对网上装配式建筑“生与死”的讨论,我认为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竖向连接质量的怀疑而全面否定装配式建筑,毕竟装配式建筑并不是只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一种形式。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张敏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最近对于装配式的好与坏的激烈讨论中,反对一方对装配式质量以及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首先申明的是既然是讨论、辩论,希望提出论点的同时也应提供充分可信的论据,然后要明确是在质疑这种建造方式还是仅仅在质疑当下国内能否运用好这种制造方式。假如质疑装配式建筑这种建造过程,那我可以举例在日本已经有近40年的装配式建造工程历史,最近的有横滨的可供1176户居住的PC装配式框架结构58层公寓,日本一直是个地震多发地带,但是至今从未报道过一起装配式建筑由于房屋质量安全引发的事故,因此经过时间检验这种建造方式是值得信赖的。另一方面,倘若不是质疑建造过程,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从国外引进的装配式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个点上。退一步说,倘若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都由日本专业团队进行操作,是否能打消对装配式的顾虑呢?倘若不能,则问题结点在上一个讨论中;如果能,那么问题就归结为当下国内是否具备完整系统的装配式建造施工管理体系,且这套体系已经经过实际论证通过了考验。我曾经咨询过一位在日本装配式企业工作的工程师,我询问他们是如何检测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的?他告诉我日本的检测是以检测材料商为基础,比如钢筋的品质、水泥的品质、灌浆料或者机械接头等的品质都满足要求就判断结点满足要求。对于国内行业专家人士担心的灌浆套筒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如何保证,我想更多的是需要逐步完善相应的监查机制。倘若设计、材料是符合标准的,施工工艺是符合规范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装配式建筑质量是值得信赖的,现浇混凝土建筑不也是同样道理么。装配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并真正开始推广的时间还不够长,我国成套的体系还没有真正成熟。根据日本装配式从业人员介绍,日本PC装配工人需要考证,预制构件工厂也需要有证的管理人员,工厂规模有专门的协会评审标准,构件也会有第三方的品质保证机构。当下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一定是因为它拥有过硬的质量、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才去践行,但是这项新技术在推行过程中,一定是技术先行,市场先行,政策扶植。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不该死,作为一种具有诸多优点的建造方式,更多的是需要人们摆正对待它的态度——客观,事实求是地发展这一建造技术。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陈思宇8GR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可以说在中国新事物或者新模式的推广大多遵循着“走一走、冲一冲、停一停、改一改”这四个发展阶段。不管是BIM技术还是PPP模式也好,装配式建筑过去几年得到国家的大力推行后装配式技术得以在中国扎根并迅速发展。而目前爆出很多对装配式建筑的质疑,认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出现了好多问题并激起了界内人士的热烈的大讨论。那么装配式建筑到底好不好呢?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主要体现于速度快、成本省、质量优。据我搜集到的资料,目前装配式的工期快优势并不明显,成本反而高9%~40%,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构件节点连接上。茅先生对此问题提出犀利的批评和质疑,我认为一棒子打死装配式是不对的,但不考虑实际发生的问题,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比如强制性要求建筑的装配率)。我认为最后装配式的发展途径就是通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数据分析,分别找出每一类构件最适合的生产方式,这样才是对资源的最优的利用方式。此外,装配式建筑在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流行已久,已建的装配式建筑已经成功抵抗了大大小小多次自然因素(地震、台风等)干扰,我认为已有的事实可以证明装配式建设的技术本身是没有致命问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装配式建筑技术在中国推广时为什么就不灵了呢?我认为还是在于实施装配式技术的人和组织的问题。可以想象,如果邀请中日两个施工组织在中国分别建设同种图纸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哪一个更安全呢?我无疑会选择日本。我这么选择的理由是日本对装配式的设计标准、技术体系以及施工的操作人员水平和组织管理是已经经过事实验证过的,更让人放心,所以说中国目前非常缺乏一套标准的管理标准以及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作人员。这需要时间,所以目前我认为装配式建筑这股风应该停一停,然后再“改一改”,在这种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问题上,需慎重再慎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装配式建筑单位免费登记,第一时间分享装配式项目合作讯息!
装配式建筑单位免费登
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你都清楚吗?
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你
重庆市首个主体结构全装配钢筋混凝土建筑投用
重庆市首个主体结构全
石家庄一建筑方案印发 要求被动房开工建设至少35万平
石家庄一建筑方案印发
宣传装配式产品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