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海绵城市项目已现成效。截至去年底,中心城区慢行步游系统沱二桥至沱三桥、市民中心前区广场、机场路景观大道等项目已经竣工,长江生态湿地公园一期起步区基本完成并对外开放,同时完成中心城区老旧道路渗透铺装改造9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平方米;北郊水厂技改、南郊二水厂、茜草二水厂投用,中心城区供水能力达到39万吨/日;城东、城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截污干管竣工投用、鸭儿凼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竣工投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1.1万立方米/日;泸州长江段由2016年的Ⅲ类水质好转为Ⅱ类。xwQ筑傲网-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平台
泸州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有探索。如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修复上,建设与绿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推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在满足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再如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上,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新建绿化带应因地制宜地采用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减缓雨水径流;城市广场因地制宜选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xwQ筑傲网-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平台
“以前走在人行道上最怕的就是踩到松动的地砖,一不小心就会被溅一脚泥水。”4月26日,江阳区华阳街道竹苑社区居民白桦把满满一桶水快速地倾倒在丹霞路地面上,顷刻间,水沿着地砖间的缝隙快速流下,不到半分钟,地面已经没有明显的积水或水洼,“雨天‘踩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白桦的困扰得以消除,源于泸州市对中心城区老旧道路实行渗透铺装改造。“现在人行道上铺设的材料看起来像沥青,其实是透水混凝土。”黄林介绍,原有人行道采用预制块类面砖铺设,底层采用混凝土基础,雨水不能渗入泥土层。改造后,路面雨水经透水混凝土层与碎石层后渗入泥土层,使其能够吸收并储存部分雨水。xwQ筑傲网-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平台
海绵城市建设的庞大资金从哪里来?泸州市大力推进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泸州长江支流渔子溪河道防洪整治及配套工程等4个项目便采用PPP模式实施,这些项目中社会资本投入占比均大于90%。xwQ筑傲网-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平台
黄林表示,泸州市今年在海绵城市建设上计划投资26亿元,重点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径流量监控系统、城市公园绿地等建设。xwQ筑傲网-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平台
|